新闻动态

您所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动态 > 健康讲堂 >

新闻动态

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护理

发布时间:2023-02-08 17:08

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乘坐飞机出行,可是乘坐飞机可能也会得病,甚至有人因为这种病症死亡,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?据有关报道,曾有一名英国女性从澳大利亚经20多个小时的飞行抵达伦敦,正准备与家人团聚,却晕倒在机场,经两个多小时抢救无效死亡,经检查,这项罕见疾病被命名为“经济舱综合症”因其长时间在座位上不动,双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慢,血液淤滞,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死亡,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如何预防?

《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》(2018版)新增了“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术中护理”,其目的就是强化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,指导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预防措施,最大限度降低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。

一、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定义

深静脉血栓(Deep Vein Thrombosis,简称DVT)是指血流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形成的血凝块,阻塞静脉管腔导至静脉回流障碍,通常好发生于人体下肢的深部静脉,在急性期可能出现血栓脱落,随着血流到达心脏进入肺动脉,形成肺动脉栓塞,临床上根据血栓累及的部位:分为中央型、周围型和混合型。

二、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

来自德国的医学家Rudolf  Ludwig Karl Virchow提出Virchow三联征,血液高凝状态,血流缓慢和静脉壁缺损是形成DVT的主要原因,那么有哪些因素容易导致Virchow三联征?手术、创伤、高龄、肿瘤、中心静脉置管容易形成血液高凝状态;长期卧床、低血容量、全身麻醉、肢体活动受限、术中血管阻断容易形成静脉血液滞留,而手术、创伤、吸烟、静脉穿刺、感染性损伤容易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,可以发现手术是占了主要原因,据相关资料分析,年龄大于40岁以上的患者发生DVT的概率最高,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,血管脆性增加,血液粘稠度增加,容易导致血液高凝状态。

三、为什么手术容易导致血栓

手术当中容易出现失血、失液、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,血液的粘稠度增加,容易产生应激反应,凝血酶原的激活,血液处于高凝状态,容易形成血栓,全身麻醉会导致全身周围静脉扩张、下肢肌肉松弛,使静脉血液滞留,此时血小板与血管内膜接触的机会增多,从而沉积在血管内膜上容易形成血栓,手术中的相关操作,如:组织牵拉、内皮损伤会直接造成血管内皮损伤、从而破坏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、产生大量促凝因子、启动凝血系统,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,容易形成血栓。

四、围手术期的血栓预防措施

既然血栓这么可怕,能不能预防,该如何预防呢?手术室人员是怎么预防血栓的呢?

这是一份真实病例,患者女性,69岁,职业为教师;体检时B超发现盆腔包块入院;血压:168/97mmHg,结合磁控振检查诊断为卵巢癌、高血压,逆行手术:卵巢癌根治术。对于这样一位患者,应该如何评估她是否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呢?当然离不开一项重要的依据,深静脉血栓因素评估表,从患者的年龄、手术时长、既往史、手术类型得出该患者评分总分为10分,达到了极高危的程度。为了排除患者体内是否有血栓的存在,术前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,常有的检查的方法有超声、磁共振、CT、D.二聚体和静脉造影。超声是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,是诊断DVT的首选方法,静脉造影可在导管室或复合手术室内进行,是诊断DVT的金标准。经检查,该患者存在下肢静脉曲张,但未有血栓形成,针对患者存在的这些高危因素,术中该如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呢?

采取综合预防措施,又称为三级预防:基本预防、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,术前从补液、保温、体位三方面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,帮助患者预防DVT发生。

1)首先是补液,由于该患者的年龄较大,需要对水份和电解质及时的补充,避免脱水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,指导患者住院期间每天的饮水量为2000~3000ml/天,术前禁饮禁食期间补足其生理需要量为2500~3000ml。术中低体温容易导致患者寒冷、血管收缩,使血流速度减慢,患者入手术室前提前30分钟,将手术间温度调至24℃,手术全过程中使用加温毯,温度加温至37~40℃,术中用于腹腔冲洗的液体加温至37℃,为患者使用输液加温仪,确保输入患者体内液体温度和血液制品温度为37℃,通过以上的保温措施预防低体温的发生,避免血液滞留高凝状态。

2)正确的体位摆放,可以有效的降低DVT的发生率,那么手术当中,应该如何正确的摆放体位呢?

仰卧位: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,将患者的腿部适当抬高,利于双下肢静脉血回流;侧卧位:腋下及肩峰10cm处垫体位垫,避免腋窝受压。同时,腹部用挡板支撑耻骨联合处,避免股静脉受压。患者转运过程中搬动不宜过快、幅度不宜过大,建议使用搬运工具;俯卧位:将胸腹部悬空,避免腹部受压;关于截石位的摆放,针对此类手术宜采用改良截石位,将脚架放低至患者小腿中上段小腿肌肉丰富处,避免腘窝受压,使小腿与大腿的角度为120°,大腿与身躯的角度保持150°,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要求,可将手术床头调低15°使患者的下肢成斜坡形,缓解垂直向下的重量,通过采用改良截石位,避免患者双下肢过度外展下垂,改善静脉回流。

3)物理预防,可采用间歇式重启压力装置、弹力袜。间歇式重启压力是模仿骨骼肌以波浪形泵血形式,加强腿部深静脉的血液流动,使用时将充气袋固定于患者的足部、小腿,由下至上,自大到小,压力为45、35mmHg。通过使用间歇式重启压力装置,来改善下肢静脉回流,以减轻静脉血液滞留,预防DVT的发生。弹力袜,是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工具,利用外接机械力与肌肉收缩的挤压作用,有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。注意患者处于静止状态时,不建议使用肌松药物,会增加血栓形成的概率。待麻醉清醒后及时为病人穿戴,并注意松紧适宜,防止足部上卷、腿部下卷,避免产生止血带效应。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物理预防措施,如充血性心力衰竭、下肢严重畸形、下肢骨折、小腿严重变形;严重动脉粥样硬化下肢缺血;急性期、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;下肢创伤或近期接受郭植入手术、下肢皮炎、坏疽、水肿、溃疡、下肢蜂窝织炎、感染性创口;严重外周神经疾病以及材料过敏体制的患者是严禁使用的。

此外还有药物预防,术前了解药物的药理性,遵医嘱给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,可降低DVT发生率,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伤口渗血量、引流量有无增多等症状。术前口服抗凝药物、抗血小板药物对预防血栓有意义,但术中会增加出血风险。

患者安全是手术室中的重要工作,而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工作中隐形的杀手,医护人员应该提高预防意识,将预防措施贯穿整个手术的全过程,做到细评估、重预防、多措施,全力保障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安全。